强边固防显初心,众志成城守家园
——机关事务工作者赴云南边境一线抗疫纪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1-11-01 15:25

  保山同缅甸交界,有腾冲、龙陵两个边境县,国境线长167.78千米。面对严峻的境外疫情形势,保山市于7月24日组建了4支“强边固防突击队”奔赴全市4个边境乡镇,充实边境一线强边固防力量,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屏障。作为一名机关事务工作者,我有幸成为了“强边固防突击队”的一员,参与腾冲市滇滩镇早坡社区强边固防工作,为打赢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旗是边境线上最亮丽的颜色


  7月19日中午,社区接到镇里通知,需要组织党员和群众前往中缅边境姊妹山上约7公里的边境线上驻守边关。村两委迅速行动,社区干部群众踊跃报名,不到半天就组织了一支由9名党员和44名群众组成的队伍。第二天大家拿着行李和锅碗瓢盆就到达中缅边境的23个卡点上驻守边关。8月5日,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强边固防的组织引领作用,早坡社区党总支部将党建战斗堡垒前移至中缅边境,成立了强边固防临时党支部。随即,我们在社区书记张加良同志的带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奋发心中的昂扬斗志,满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心。

  郭华是临时党支部的一员,2016年从滇滩镇政府退休,今年已有65岁。当听说要组织群众前往边境守边时,因感冒正在输液的他听到消息后,拔了针头就来到社区报名。我听到他的事迹表示非常敬佩,他却告诉我说:“我是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名退休干部,现在国家需要我,我不带头谁带头?”。像郭华一样的党员,他们每天佩戴党员徽章、靠前指挥、团结群众,积极参加值守巡逻、宣传动员、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是边境线上最伟大的誓言


  在海拔2700米左右的姊妹山边境线上,这里山高、雾大、温差较大,路陡弯急、道路泥泞,时而暴雨、时而暴晒,滚石、滑坡时有发生。除此,还要忍受蚊虫、蚂蟥叮咬,防止毒蛇、黑熊出没,身体被树枝划破那更是家常便饭。守边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搭帐篷、生火做饭,每天跋山涉水、询问过往车辆和人员、检查路边物防和技防,24小时不间断的穿梭在各卡点之间,用脚步和汗水丈量祖国边境线,严防不法分子和外籍人员非法出入境。还记得第一次上山参加巡逻值守,在完成一天的巡逻任务后,已是凌晨2点。虽然一天的巡逻让我疲惫不堪,却因夜里风声和雨声、技防设施警报声导致久久不能入眠。而和我一起巡逻的社区副书记李斌已上山30余天,他告诉我这样的守边生活他早已适应。当我问他是否辛苦时,他却告诉我:“为国守边、为民固防,是我们边境村民的责任,要说不苦怎么可能,但在疫情面前只有做到100分才是满意的答卷。”李斌憨厚的笑容掩去了我的疲惫,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爱心是边境线上最温暖的阳光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早坡社区村内村外传递着关爱的温暖,四面八方汇聚团结的力量。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自愿捐款、捐物,献爱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7月份以来,早坡社区累计收到捐款11万余元,大米、蔬菜、生猪、口罩等生活和抗疫物资,折算人民币价值近4万余元。在这些自愿捐款捐物的活动中,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耄耋党员践初心,捐款饱含家国情!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有兴因行动不便委托孙子来社区捐款,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回访时,他激动地说:“社区干部群众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种精神令我感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退休没退党,离岗没离心,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应该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守住边境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真诚朴实的语言中彰显出老一辈共产党员践行“初心”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

  脱贫不忘感党恩,主动捐款抗疫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助了我,现在疫情当前,我要知恩图报,贡献自己的力量!”建档立卡户谷刚说。谷刚前几年因妻子患病和两个孩子上学等原因导致贫困,在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下,开始发展起养殖和种植业,逐步渡过了难关,脱离了贫困。建档立卡户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无疑更加鼓舞了我们强边固防,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

  你上前线战“疫”,我在后方支援!“郭副主任,这是我家里一点心意,为抗疫做点贡献,请查收”这是社区居民郭芹地发来的微信红包。郭芹地是早坡社区强边固防突击队李映章的妻子,李映章在家人的支持下,第一时间就加入了强边固防突击队,现已守边关20余天,他每天坚守岗位、加强巡逻,穿梭在边境线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突击队员的铮铮誓言。当社区工作人员拨通郭芹地的电话,感谢她们一家为抗疫作出的贡献,她却告诉工作人员说:“守边关保卫祖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请你们告诉老李,让他安心守在边境上,家里的事不用他操心”。

  “我家没有什么钱,我捐几袋盐,可以吗?”69岁的张加林老人背着背箩来村委会捐了10袋食盐;“这是我送来的蔬菜和捐款,我不能上山守关卡,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身患残疾的杨旭光说道。这样的感人画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沧波起于涓滴,万化生乎一心”,群众永远是我们党的靠山,只要有群众真心的支持和拥护,必能汇聚起抗击疫情的洪荒伟力,最终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奉献是边境线上最平凡的伟大


  为做好守边人的补给保障,村两委平均3、4天就要送一次补给上山,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不平的姊妹山只有四驱车才能上去。社区没有公车,上早坡社长张如双的四驱皮卡车成为了上山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天一大早,张如双就接到了支书电话要上山送物资,原本要到地里干农活的他只能放下手中的农活。早饭过后,我们开着装满物资的皮卡车前往姊妹山,大约走了40多分钟的水泥路,就要开始爬姊妹山了,这条山路崎岖不平、蜿蜒盘旋、溪流较多、道路湿滑,路边就是深沟险壑,虽然不高,但足以让我心惊胆寒。我们在车上剧烈地上下跳动、左右摇晃,像跳摇摆舞一样摇摆了20多分钟,终于来到了第一个火塘(做饭点)。“我们的外卖小哥,你们来了”,因为送物资的次数较多,守边关的村民们亲切的叫我们“外卖小哥”,我们将鲜肉、蔬菜、纸、衣服等物资送到,简单寒暄后接着摇摆,直到把9个火塘物资送完。从村委会到送完物资往返路程约28公里,但我们每次大约要花5个小时才能乘车走完。下山后,我已是舟车劳顿,而张如双却急匆匆的回家干农活了,他告诉我种着的万寿菊不能耽误。这样不间断的运送物资,已有2月有余,每次上山都是义务奉献,但张如双从来没有一丝抱怨。在疫情面前,守边人用行动守护美丽家园,用无私奉献给予我们最温暖的陪伴。

  守护是边境线上最坚实的依靠

  “前线冲锋陷阵,后方全力支撑”。在境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早坡社区村两委早早取消休假,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认真开展在外人员(含在缅人员)排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落实疫苗接种、监督重点地区归来人员进行居家隔离、抓好产业等工作,确保村民守边和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杨哥,有人举报李某昨天从重点地区回来,但却没有在十户联防群报备,我们去查看下怎么回事,不知他是否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小郭急冲冲的对我说。于是我和小郭戴着口罩,骑着摩托车迅速来到李某家查看,一经查实才发现消息不准确,李某还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认真的向李某家人宣传了居家隔离的各项要求,并电话通知李某要进行居家隔离,才放心的离开了。“小杨,村里有位老人行动不便,没有办法去卫生院接种疫苗,我们开车接他去打”,于是社区郭副主任约着我们,把老人抱进车里前往卫生院打疫苗。“小杨,这片万寿菊是守边人王某家的,你看长得多好,我打电话告诉他,让他放心守边,家里面的农作物我们会把他看好的”,社区张主任在查看产业时对我说。自疫情开始以来,早坡社区村两委工作人员听从指挥,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受到社区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守边人最坚实的依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在抗疫工作者无畏逆行、舍身忘我的奉献下,战“疫”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供稿:保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上一篇: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202...        下一篇: 文山州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