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与探索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4-15 08:39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黄回村进行了实践探索。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南岭乡黄回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民族直过区,全村有17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23743人,农业人口7733185人。居住有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8个世居少数民族,主体民族拉祜族占总人口53.06%。全村国土面积5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44亩,林地面积89011.5亩,森林覆盖率67.06%,种植业主要以水稻、玉米、茶叶、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为主。         

2013年底开展精准扶贫以来,黄回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11874人,贫困发生率从定点帮扶时的43.17%下降至0%,人均纯收入完成了从2014年底不足2000元到2020年底9410元的转变整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的历史任务,真正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千百年没有得到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被彻底消灭。

由于黄回村地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交通条件闭塞,产业基础薄弱,虽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全村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狠抓新阶段“三农”工作落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黄回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黄回村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回村是深度贫困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单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自20183月起,按照因村派人精准,尽锐出战要求,先后分3批派出19名工作队员驻村扶贫,全局208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群众4251645人。聚焦扶贫重点难点,多方协调、上下联动,县、乡投入产业、农村危房改造、组内道路硬化、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741.5万元,定点帮扶单位协调投入帮扶资金2352.2万元,扶贫物资601.5余万元,消费扶贫717.5万元,会同县乡党委政府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基准,全力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党建促脱贫、美丽乡村建设“四场硬仗”。黄回村拔“穷根”、改“穷貌”,大力实施乡村公路建设、产业发展帮扶、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巩固、人居环境提升等。

目前,黄回村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产业发展持续增收,民宿民居、“拉祜新村”建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昔日的深度贫困村蝶变成天蓝地绿,水清山秀的“拉祜新村”。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黄回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初,管理局机关派出精兵强将深入定点帮扶点澜沧县南岭乡黄回村开展如何发挥已建成的“拉祜新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已建成的“民居民宿”如何发展壮大乡村旅游,生态茶厂建成后的茶产业提质增效等乡村振兴调研,与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一起研究制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交接规划》(20122025年),举全局之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有效衔接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黄回村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还有较多短板弱项。经过多年努力,黄回村虽然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全村公共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基本公共服务还需要持续发力,乡村特色产业还需要发展壮大,饮水安全还需要持续巩固,人居环境还需要整治提升,教育、医疗帮扶还需要长期坚持,防止返贫致贫还需要动态监测,群众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这些问题需要在5年过渡期仍至更长时间内加以解决,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三、积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加强制度衔接。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选优配强村“两委”,切实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的贯彻落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支部有力量,振兴有希望。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帮扶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农村低收入人口,目标是防止返贫致贫。建立“救助平台”,按照高效、简便、精准的思路,依托全省建立统一的“救助平台”(“找政府”APP),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清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方案精准帮扶,产业帮扶到户、就业帮扶到人,确保稳定增收,培育长效发展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继续精准施策,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强化规划衔接。扎实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按照“一村一规划”,对农房、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等建设作出相应规划。同时,保护民族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并注重规划编制预算,提高实施计划的科学性,避免“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整合发展,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彻底解决村庄规划无序,私搭乱建、容貌混乱无章,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使黄回村做到路面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实现“清爽乡镇、美丽公路、洁美村庄、美丽庭院”目标。

(三)做好产业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靠产业。乡村振兴,关键也要靠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造血”功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选优找准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要加强产业风险评估研判,从以政府引导为主转变为政府、市场“双驱动”,要做好产业后续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和风险合理匹配的产业联合体,实现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产业帮扶有效覆盖。黄回村争取用3年仍至更长时间,培育出1个以上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专业合作社,建成1个以上“一村一品”生产基地,提高产业帮扶成效,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注重政策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时时间长、覆盖面积广、政策衔接紧、标准要求高、投入经费大。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从实际出发,向群众明确现有的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要优化,该调整的要调整,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建立季度跟踪监测制度。及时将有返贫和致贫风险的人口纳入帮扶范围,细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政策保障。

(五)抓好队伍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应突出抓好人才培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转业复退军人、城市科技人员、退休人员、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依托县、乡发挥村级劳务输出合作社的作用,组织劳务技能培训,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输出品牌,有组织地加大脱贫人口劳务输出力度,促进脱贫人口转移就业。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志智双扶,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充分利用各级扶贫工作机构职能有序调整到位契机,运用好脱贫攻坚宝贵经验,选优配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工作队伍,传好脱贫攻坚接力棒,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供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澜沧县扶贫工作队
上一篇: 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持续扶...        下一篇: 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抓好...